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——这副悬于大明湖小沧浪亭的楹联,是清代诗人刘凤诰献给济南的一首永恒情诗。
嘉庆九年盛夏,时任山东学政的刘凤诰与巡抚铁保宴饮小沧浪亭。推窗见莲浪接天,柳幕垂云,千佛山青影沉入碧波,他即兴吟出此联。铁保拍案叫绝,挥毫题写,从此这十四个字便镌进济南的骨血,成为泉城最精准的肖像。
上联“四面荷花三面柳”是工笔小品:荷为胭脂点染四季,柳作青丝绾住流光。看似寻常数字,却暗藏空间玄机——“四面”是铺天盖地的绚烂,“三面”是堤岸曲折的留白。下联“一城山色半城湖”泼墨成山水长卷:千佛山是悬在城头的青玉屏风,大明湖则是嵌入街巷的碧色琉璃。一个“半”字最堪玩味:湖水只占半城,余下半城留给宋词二安词魂栖息。
若说辛弃疾(字幼安)是裂石穿云的“铁板铜琶”,那“一城山色”便是他的剑匣,盛着金戈铁马的豪情;若李清照(字易安)是映月漱玉的明珠,“三面柳”便是她词笺上的泪痕,蓄着绿肥红瘦的缠绵。
这副联在铁公祠悬挂二百余年,早已超越装饰之用。它是城市的精神图腾,荷花教人出淤泥不染,柳枝示人以柔克刚,山色砥砺风骨,湖光涵养胸襟。
今日我们立于小沧浪亭前,楹联墨迹已渗入青石。风吹荷浪翻涌,恍惚见刘凤诰举杯笑问:“诸君可知此联真意?”答在稼轩祠猎猎战旗上,在漱玉泉琤琮私语里,更在济南人护泉续脉的掌心中——半城湖水托举的,何止山色?是千年不熄的词心,是向水而生的城市魂灵。
策划/王华玉张嘉诗
文案/欧阳伶亚
拍摄/邹尚奇
剪辑/戴钺
盈昌配资-盈昌配资官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-配资网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