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,酷暑难耐
游泳、戏水
成了许多大小朋友消暑的首选
然而,清凉背后暗藏危机
不少人选择到
野外河湖、水库、溪流等地“野泳”
殊不知危险重重!
暑期
是儿童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
家长和孩子们务必提高警惕!
01
野外水域“四宗罪”
很多溺水悲剧
发生在看似平静的
江河、水库、水塘、溪流等野外水域
它们暗藏“杀机”:
水况复杂
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、漩涡、水草等,易发生意外。
水质不稳
野外水域的水未经消毒,水质差、细菌多,与皮肤黏膜或伤口接触,易导致病毒、寄生虫入侵。
水温不定
水面与水下温差大,肌肉受冷水刺激易抽筋,进而增加呛水甚至溺亡风险。
人员稀少
野外水域通常人员稀少,一旦发生意外,难以及时求救或被救,隐患极大。
02
溺水自救“四步法”
屏住呼吸,双手在前
头向后仰,用嘴呼吸
双手贴近水面,伸到头顶上方
下颌上仰,膝关节微屈
↑世界游泳冠军杨丽娜示范正确自救法
此外
注意周围
是否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
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
抱在身前
有助于漂浮,等待救援
03
溺水施救“4字诀”
发现有人溺水
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救人
可在岸上通过“叫叫伸抛”法施救
“叫”:大声呼救,寻求他人帮助;
“叫”:拨打110、119、120等急救电话;
“伸”: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,将树枝、木棍、竹竿等递给落水者;
“抛”:将泡沫块、救生圈、密封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,等待救援。
如果具备下水救援条件
救援者应从背后接近溺水者
再托起他的身体
让头露出水面,侧游上岸
未成年人
对溺水风险识别和判断力有限
家长及其他监护人有责任
对孩子进行监护
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
让他们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
以下7个要点,家长们要牢记:
1.不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,家长时刻看护;
2.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具;
3.让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,避免抽筋;
4.水中不喂孩子吃东西,以防被呛住;
5.教育孩子不在水中嬉闹,防止呛水;
6.不让孩子到陌生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7.不准未成年人擅自下水施救。
安全无小事,防溺记心间!
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
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溺水安全屏障
远离野外危险水域
平安快乐过暑假
茂名发布编辑部
编辑:朱昭君
初审:钟镇聪
审核:柯柱基
来源: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人民网
盈昌配资-盈昌配资官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-配资网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