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第一艘大船“辽宁舰”可真是个传奇的搞笑故事!
这艘船本来是苏联搞不定的“瓦良格”航母,后来中国花了2000万美金从乌克兰把它拿下来了。
有些人觉得花这钱买的是个大空盒子,不划算;也有另一拨人说,单是船上的四台引擎就值这个价了,甚至还超值呢!
“瓦良格”号那玩意儿,现代海军里简直就是个超级武器,不但打得凶,还能让人一眼看出这个国军有多猛!
自二战那阵儿起,航母就成了海上打仗的老大!
就像日本突然给珍珠港来了个狠的,美国也不甘示弱,飞去东京放了一波导弹,这全都是航母拉着飞机跑远田干的壮举!
到,航母照样是个外交小帮手,去别国港口转悠一圈,比说啥都靠谱!
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海军嘛,就像个低调的小伙子,有些小船在家门口转悠还行,要是想去远方航海,真得喘口气再说!
那会中国的钱袋子鼓起来了,大家伙儿都想分蛋糕,海军得跟着航母自然就成了香饽饽。
其实早在七十年代,中国就开始琢磨航母这玩意儿,八十年代还买了澳大利亚的“墨尔本号”退役航母回来拆解研究,学到了一些东西。
九十年代的时候,苏联一散架,乌克兰那边捏着个没搞定的“瓦良格”号,这下中国可乐了。
“瓦良格”号可是苏联“库兹涅佐夫”级航母家族的一员,1985年在乌克兰的黑海船厂开建,目的是为了和美国的“尼米兹”级航母斗智斗勇。
本来这设计妥妥的厉害,武器和动力系统都是顶尖水平,可苏联就是扛不住了啊!
1986年切尔诺贝利一闹,经济就像被猫抓过似的更糟糕了,航母计划缩水得跟逛夜市一样,不再搞核动力和电磁弹射,直接改成了普通的蒸汽轮机。
到1991年苏联一解散,这船才弄了一半多点,钱不够了,只能在那儿吃灰了。
乌克兰接过来之后也是无奈,口袋瘪得厉害,根本撑不起这大块头!
船就放那儿了,风一吹雨一拍,锈得跟老爷子似的!
1992年我去中国晃了趟,感觉那船还挺靠谱的,但最后还是没搞成。
后头几年,印度和俄罗斯也看看,但就是没动手。
到了1998年,机缘撞上了,一个叫徐增平的中国老板通过他在澳门开的公司,花了2000万美金把这艘船揽回家!
表面上听着像是要搞个漂浮的赌坊,但大家心里明白,这船大概率是要用来当军舰的。
这批货里还捎带了几吨图纸,对于咱中国来说,这比那船还值钱得多呢!
这事儿可不是随便逛逛商场那么简单啦,中国海军早就想飘到大洋上炫耀了!
90年代咱们的造船技术那是蹭蹭往上涨啊,跟日本、韩国一块儿钻研,搞了不少实用的东西,为以后造航母打下了好基础!
购置“瓦良格”号是个大计,结果引起国际上的不少目光,特别是美国,担心苏联的技术跑了!
这笔生意搞定了,中国海军终于迈出了大步伐!
花了两千万,结果捞个空壳回家。
1998年拍卖那会儿,徐增平带着他的队伍在乌克兰跟当地的官员斗智斗勇,折腾了好一阵子。
两千万刀听起来像个大数字,但跟一架现代战斗机比,简直是白菜价,更别提买艘新航母了,真是抠门!
乌克兰这边报价可真不便宜,说是船的设计值钱,但咱们中国队觉得这船儿都快成豆腐渣了,给他们狠削了一刀,最后还是成交了。
这才刚开了个头嘛!
“瓦良格”号那会儿真是惨得不行,停在黑海旁边,甲板上全是锈迹斑斑,里面的电子设备早就被抽空了,武器也拆得一干二净,连螺旋桨轴都断了,就剩四台蒸汽轮机还好好的,被油脂包裹着免遭生锈。
乌克兰一位专家说,这四台马力强劲到吓人的轮机,单独卖出去能赶上2000万,毕竟是苏联时代的绝对压箱底技艺!
中国的工程师们觉得这事儿没啥大不了的,这些老古董设备要修修才行,单独拿去卖连个零花钱都不够。
买完了还得拖回来,这可真是费劲得要命啊!
2000年6月,荷兰有家船拖公司接了一单活儿。
这船啥都没有,就靠几条拖船给拉着晃荡。
结果土耳其说不让我过去博斯普鲁斯海峡,怕出什么乱子,一拖就是一年多。
徐增平跑了个遍,花钱如流水,总成本蹭蹭往上涨,最后居然到了1.2亿美元,预算彻底被抛到了九霄云外!
美国也不甘寂寞,生怕这艘船的秘密被晒出来,特意派人来仔细翻检,还把几个重要的零件给拆了!
到了2002年,船一到大连,真是个空荡荡的壳子了!
船儿静静地停在码头,四周都是踢踏跺脚的架子,一群工人像打扫卫生的小蜜蜂似的,忙着整理甲板上的杂物,等着来个大改造。
这家伙可不是个普通的“外壳”啊!
那四台发动机虽然年纪大了点,但帮咱们中国搞明白了大船怎么提劲儿。
那工程师一头扎进拆解研究里,边捣鼓每根管子和阀门,边记笔记,结果发现自己把苏联的设计理念整整搬了个遍!
这船的身子连带那些设计图,可真是金光闪闪的宝物!
研究小组熬夜看图,看得都快把蓝图变成红色了,结果积累了一堆造航母的本事!
买“瓦良格”号不是打算直接上场的,而是留着当练习工具。
那时候中国还没造过航母,没啥经验,这船就成了教学课本!
80年代末,广州的海军学院就已经开了个航母指挥的课程,看来咱们早就筹划好了要跟大海亲密接触呢!
两千万看上去像是打了水漂,实际上是在为明天的发财梦铺砖头。
自从“瓦良格”这艘船儿2002年漂到大连,改造工作就开始马不停蹄了!
船厂里热闹得像过年,工人们忙得像小蜜蜂,电焊师傅就像放烟火,四周都是火花乱舞!
修这艘船可真是费劲,推进器轴得重新搞,电子设备得再来一套,武器架子也得重修!
那四台发电机拆了之后一看,还真能修!哈尔滨的锅炉厂和二重集团干脆也造了些新配件,把整个动力系统升华了一下。
折腾了将近十年,到2012年9月25号,这艘船终于换了个名字,叫“辽宁舰”,正式挂牌成为海军的一员。
码头上那些兵哥哥摆得像豆腐块一样,舰上飞机第一次在甲板上一飞冲天,轰鸣的声音让人耳朵嗡嗡作响,跟闹市里吆喝的小贩似的。
一开始就是为了练习的,飞行员在那儿磨蹭起落,指挥官则琢磨着咋调飞机。
到2016年,海军一声吼:“辽宁舰”终于能上阵了,成了我们出海的顶梁柱!
“辽宁舰”一出炉,大伙儿纷纷喊着:“咱们自己的航母也得赶紧上!”
2017年,我们的自家造船厂给海里扔下了一艘“大铁鸡”—“山东舰”,2019年终于正式跟大海搞起了合作!
这艘船是从“辽宁舰”那儿拿过来整了一下,装备了更厉害的雷达和武器!
2022年,咱福建的第三艘舰艇一水下去,就装了电磁弹射,这技术一下子牛到飞起,跑到全世界最前面去了!
这一切可都是“瓦良格”号的功劳哇!
这艘船成了中国威风的代名词!
2017年去了香港,市民都围着瞧,飞机在甲板上排得像豆腐块一样,吓我一跳!
航母一到那儿,亚太的局势立马变得不一样了,尤其在南海和东海的事上,咱们可真是有底气了不少!
一开始那些人说那2000万的买卖划不来,结果后来发现真是捡了个大便宜!
四台发动机加上那张图,给咱中国节省了好几十年的研发工夫!
造船行业也沾了好运,培养了一大批能人,从驱逐舰到潜艇都升级换代啦!
中国的海军舰艇像是开了花,规模已经跟全球其他国家掰腕子成为老大,航母的计划也持续推进,第四艘和第五艘正在赶来的路上呢!
“瓦良格”号从乌克兰的一堆铁皮,变成了的“辽宁舰”,这可真是个妙趣横生的传奇啊!
两千万听起来像是天上掉下来的,但换来咱们中国航母的开端,这买卖划不划算,大家一眼就明白!
现今中国海军到处溜达,航母简直就是它的名片!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
盈昌配资-盈昌配资官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-配资网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