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夏粮产量数据,夏粮保持稳产丰收,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保持稳定。
公告显示,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.8亿斤,较2024年减少3.1亿斤,下降0.1%;夏粮播种面积39867.6万亩,减少52.0万亩,下降0.1%;单位面积产量375.6公斤/亩,增加0.1公斤/亩。
我国夏粮一般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/5,包括夏收的谷物、豆类和薯类,主要包括小麦、大麦、蚕豆、豌豆、马铃薯和甘薯,其中小麦占比超过9成。
公告显示,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中,小麦播种面积34610.0万亩,比2024年减少26.1万亩,下降0.1%;亩产方面,小麦单位面积产量399.2公斤/亩,比2024年减少0.2公斤/亩,基本持平;产量方面,小麦产量2763.2亿斤,比2024年减少3.3亿斤,下降0.1%。
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(区、市)中,河南总产量最高,达到3750.0万吨,其后依次是山东(2736.8万吨)、安徽(1762.0万吨)、河北(1530.9万吨)和江苏(1421.3万吨),广东夏粮总产量为71.9万吨,较去年增长约0.3%。
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解读称,在25个有夏粮生产的省(区、市)中,山东、河北、四川分别增产4.1亿斤、3.6亿斤和2.2亿斤,河南、陕西受旱情影响分别减产7.1亿斤和2.9亿斤,新疆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减产4.0亿斤。今年夏粮虽略有减产,但减产幅度很小,总体保持稳定。
亩产方面,山东最高,亩产达到452.8公斤/亩,广东为317.2公斤/亩,较去年减少0.9公斤/亩,下降约0.3%。魏锋华表示,主产区中四川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亩产分别增加4.8公斤、3.3公斤、2.7公斤和2.1公斤,陕西、河南、江苏受旱情影响,亩产分别减少9.6公斤、4.7公斤和3.3公斤。
他表示,今年,河南、陕西等主产区发生了较重旱情,对夏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。受旱地区积极引水调水,全力抗旱浇麦,大部农田实现了有效灌溉,有力减轻了旱情影响。特别是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,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这是夏粮单产在受旱情影响下能够持平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此外,今年夏收春小麦、薯类、豆类等低产作物面积有所调减,高产作物冬小麦面积略增,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稳定夏粮单产。
播种面积方面,魏锋华解读称,主产区中有20个播种面积增加,其中安徽、河北、山西、四川分别增加17.5万亩、15.1万亩、11.2万亩和10.8万亩。西部部分地区持续调整夏秋作物种植结构,调减夏杂粮、春小麦等夏收作物,改种玉米等秋粮作物,夏粮播种面积有所减少。
END
撰文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国华 实习生 陈诗敏
盈昌配资-盈昌配资官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-配资网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